奚亚洲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设黄石现代产业工匠培养体系”的提案已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市产业工匠型人才培养的关心,现就相关内容答复如下:
一、相关工作情况
(一)强化政策制度保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将“建成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做强武汉都市圈光电子技工教育联盟”等内容写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补贴性职业培训、新增技能人才等指标纳入政府工作报告、“民生十件实事”重点项目考核,实行每月调度。二是完善政策制度。出台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的指导性文件,统筹开展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就业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培训。配套制定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新技师培训、技能等级认定、高技能人才与专技人才贯通等具体实施文件。编制《2024技能人才政策一问一答》,梳理现行培训补贴和评价政策,为企业提供指导服务。会同市总工会联合出台《关于实施黄石市“十百千万”高技能工匠型人才培育工程的工作方案》,重点遴选一批优秀高技能人才,进一步加大全市产业高技能工匠型人才队伍的培养力度。三是积极改革试点。持续落实省人社厅建设以用为导向的工匠体系试点工作,会同市经信局、教育局等部门制定实施《黄石市PCB产业新时代工匠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围绕PCB技能人才培养、评价、就业三个方面,打造产教融合、评用结合一体化生态链。指导东贝集团、大冶特钢制定“新八级工”实施方案,试点开展特级技师评聘认定,进一步畅通高技能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
(二)创新协同培养模式。一是提升培养基础能力。推荐鄂东技师学院成功入选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获得最高700万元的项目补助,实现在该项目上的零突破。指导黄石市第一技工学校升格为高级技工学校,并入选人社部工学一体化改革第二阶段建设院校,促进技工院校提档升级,提升人才培养、服务地方产业能力。持续深入推进“双高”建设,湖北工程职业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及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入选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双高”中期验收达到优良等次,已奋力挺近全省职业教育第一方阵。二是聚焦产业培养需求。坚持产业导向,根据我市重点产业、重点岗位需求,定期调整公布黄石市岗位技能提升培训重点补贴职业指导目录,聚焦各县(市)区重点产业链急需紧缺工种需求,实行“一地一目录”,年均开展企业职工培训2万人次以上。依托“数字人社”一湖三链就业信息平台,建立职业培训和技能人才数据池,根据数据分析技能培训、人才培养等需求,设置调整培训专业设置、制定培训计划,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就业岗位精准对接。三是推动校企合作培养。以就业为导向,制定印发《关于大力实施订单班鼓励校企联合开展技能人才培养的的通知》,支持院校与重点产业链企业开展订单班培养、定制化培训,实现“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业”。引入技工院校、培训机构,为企业提供个性化、定制化培训服务,指导技工院校与20余家重点企业建立深度校企合作关系,联合开设品牌专业班、订单班、冠名班19个,定向为企业培训、输送技能人才。四是深化产教融合发展。分别以鄂东技师学院、湖北俊贤技师学院为牵头单位,成立武汉都市圈光电子、黄石现代产业技工教育联盟,联合省市域内院校、企业,推进区域技能人才一体化发展。支持技工院校与企业以校企共建形式遴选了一批“企业职工培训中心”,为企业和院校搭建合作平台,推动产学研合作,通过校企共建、订单培训、新型学徒制培训等项目,技工院校教师与企业职工开展交叉交流培训,校企双师兼职代课,实现资源共享、互学互鉴、双赢提升。
(三)健全成长激励机制。一是提高技能人才待遇。鼓励企业建立岗位技能与薪酬待遇挂钩的激励机制,采取综合鉴定、业绩考评、过程考核、竞赛选拔等多种方式,赋能企业自主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运用到职工提干晋升、学习进修、薪酬待遇、评先评优等各方面,进一步拓展技能人才发展通道。如大冶特钢设立“操作精英“、“技术能手”岗位,每月给予高技能人才岗位津贴,东贝集团将企业生产一线岗位、具有领先技术技能水平,在师带徒、经济效益做出重要贡献的优秀高技能人才评选为“东贝工匠”,给予1万元奖金。二是支持人才贯通发展。打破职称评审与技能评价界限,在工程技术、技工(职业)院校、婴幼儿服务等领域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试点,打开一线工人也能评职称、专技人才也可认定技能的“大门”,培养即可搞研发也可上实操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对留黄就业落户的高校、大专毕业生或具备高级工以上技能等级的,给予落户奖励、生活补贴、购房补贴等支持政策,促进“新黄石人”就业创业和安居落户。三是推荐选树领军人才。大冶有色邵志村、劲牌公司童国强、刘小红等高技能领军人才入选国家级、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以企业一线骨干、院校专业带头人等优秀人才为领办人,建设了20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通过团队协作、以师带徒,在人才培养、技改创新等方面释放活力。推荐鄂东技师学院教师王有安评为“全国技术能手”,获人社部表彰,大冶有色宋幸福、劲牌有限公司杨强先后获评“湖北工匠”,李林森等10余名“湖北省技术能手”获省政府表彰,高技能人才获评国贴、省贴专家比例逐年增加,进一步提升高技能人才社会地位。四是发挥竞赛引领作用。牵头举办“黄石工匠”职业技能大赛,将全市各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纳入“黄石工匠杯”,统筹开展,打造了“黄石工匠”竞赛品牌。邀请省、市领导为“黄石工匠”颁奖,并纳入市委联系专家范围,对全市技能竞赛优秀获奖选手授予“黄石市技术能手”,着力提高技能人才社会地位。通过各类技能人才活动,扩大宣传影响,让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营造崇尚劳动、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
二、下步工作措施
一是围绕产业做实技能培训。聚焦重点行业、急需紧缺领域和重点群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围绕我市十大产业链,以产业发展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定期发布调整重点产业职业培训指导目录,强化职业技能培训与重点产业对接。统筹推进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就业技能培训,为企业职工、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等各类群体提供培训服务,建立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二是建强平台推进工匠试点。发挥技工(职业)院校基础作用,依托两个技工教育联盟,全面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能力,推动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化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改革,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广泛开展引企入校、专业共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等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促进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紧紧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培养技能人才,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工匠生态链建设试点工作落地见效。
三是推进评价提升技能水平。进一步发挥好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充分发挥用人单位主体作用,在大冶特钢、东贝集团等重点企业试点推行“新八级工”制度,开展特级技师评聘。大力推行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对中小微企业采取专场认定、送考上门等形式,促进企业技能人才培养。推进光电子信息行业“一试双证”评价工作,破除技能等级认定区域限制,推进技能等级认定资源共享,促进技能人才互认互通。
分管领导姓名:王赟 联系电话:0714-6522800
经办人姓名:李昌兴 联系电话:0714-6513138
黄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