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就业率”的建议已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市技能人才培养及就业工作的关心,现就相关内容答复如下:
一、相关工作情况
一是强化技工院校基础建设。结合地方产业发展需求,按程序新审批设立黄石新东南技工学校、黄石市临港技工学校、黄石市应用科技职业学校,扩大技工(职业)院校存量,进一步提升技能人才队伍培养基础能力。在黄石市特殊教育学校开设中职班,获批美容美体艺术、服装设计与工艺、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等4个专业,支持技工院校新增开设现代物流、电子技术应用、鞋制品设计与制作等10余个专业,拓展技能人才培养范围。目前我市有6所技工院校,均纳入全市统一中招平台,年均招生规模达1500人,全日制在校生达6000余人。其中鄂东技师学院、湖北俊贤技师学院、黄石一技校等技工院校均开设有形象设计、护理等美容、康养相关专业,每年招生规模400余人,为相关产业培养专业技能人才,适应当前社会服务业发展需求。
二是优化技能人才培养能力。依托技工院校培养主阵地,结合十大重点产业领域,指导鄂东技师学院建设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有5个湖北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4个湖北省培养紧缺技能人才品牌专业和6个精品课程,不断提升技工院校综合实力。坚持引企入校、引校入企,推动学校“千名教师进千企”,引进陈友斌、周红祥等15名行业领军人才进学校,建设博士工作室,评选王有安、梁国宏等优秀教师为省、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加强院校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培养能力。指导鄂东技师学院、湖北俊贤技师学院、黄石一技校作为首批备案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涵盖美容师、育婴员、保育师等40多个职业(工种),在校学生按照培养层次直接认定,实现毕业证书、等级证书“双证书”无缝对接,进一步强化技工院校技能人才培育能力。每年人社、教育、工会联合举办全市中职(技工)学校学生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和素养。
三是深化校企合作培训模式。为企业和院校搭建合作平台,深化产教融合发展,推动产学研合作。支持技工院校与企业以校企共建形式遴选了一批“企业职工培训中心”,建立深度的校企合作关系,通过校企共建、订单培训、新型学徒制培训等项目,技工院校教师与企业职工开展交叉交流培训,校企双师兼职代课,实现资源共享、互学互鉴、双赢提升。以就业为导向,制定印发《关于大力实施订单班鼓励校企联合开展技能人才培养的的通知》,支持院校与重点产业链企业开展订单班培养、定制化培训,实现“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业”。引入技工院校、培训机构,为企业提供个性化、定制化培训服务,如鄂东技师学院与上达电子、环亚等重点企业共建了电子信息、美容等各类产业学院,与华为、特斯拉等世界500强企业和本地龙头企业合作,联合开设26个订单班、冠名班,定向为企业培训、输送技能人才,拓展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二、下步工作措施
一是打造技工院校“双品牌”建设。深化职业教育机制体制改革,突破传统学历教育观念,指导鄂东技师学院、湖北俊贤技师学院等技工院校结合黄石产业发展需要,着力专业建设,强化师资队伍,夯实办学基础,提升办学质量,积极促进职校、技校双向建设、融合发展,打造品牌专业、品牌院校。
二是深化产教融合培养方式。鼓励院校建立企业实习实训基地,通过校企合作对接黄石重点产业发展需要,共建各大领域产业学院,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持续开展企业新学徒制培训,实施“一企一策”“一企一案”定制式培养。根据企业生产实际,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把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融入课程、融入教材、融入课堂教学,校企协同培养企业亟需的技术技能人才。
三是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支持技工(职业)院校面向在学生、企业职工、社会劳动者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及等级认定工作,结合订单式培训、新型学徒制培训、新技师培训等项目,实行在校生、企业职工毕业证书(培训合格证)+技能等级证书“双证书”机制,为企业培养输送出校即可进厂、毕业即可上岗的实用型技能人才队伍。
分管领导姓名:王赟 联系电话:6522800
经办人姓名:李昌兴 联系电话:6513138
黄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