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人社要闻

关于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正式推荐对象的公示

来源:湖北省人社厅网站      时间:2022-09-16 09:15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科技部关于评选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通知》(人社部函〔202266号)要求省评选推荐工作领导小组推荐,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领导小组办公室初审,拟推荐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科技创新和新经济发展局等为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陈学书等为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个人

现对拟正式推荐对象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2022916日至2022922日)。

公示期间,对公示的拟正式推荐对象有不同意见,请以书面形式,实名向省评选推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反映(信函以到达邮戳为准)。反映情况客观真实,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需加盖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应署实名并提供有效的联系方式。

一、先进集体

1.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科技创新和新经济发展局

2.襄阳市科学技术局

3.黄石市科学技术局

4.湖北技术交易所

二、先进个人

1.陈学书     宜昌市科学技术局高新技术科科长

2.郑雪(女)武汉市科学技术局发展规划处处长

3.秦开伟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科学技术局农村与社会发展科技科科长

人:黄旭林

联系电话:027-87135775

    址: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南苑村52号省科技厅政体

    编:430071

附件:拟推荐对象主要先进事迹材料

省评选推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2916    

附件

拟推荐对象主要先进事迹材料

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科技创新和新经济发展局

“十三五”以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科技创新和新经济发展局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履行推进创新创业、发展新兴产业的职责担当,谋规划、建平台、育企业、抓产业、优生态,光谷获批首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国家科技资源支撑型特色载体、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等“国字号”创新品牌。东湖高新区综合创新实力居全国高新区前列,主要创新指标大幅跃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考察光谷,总书记高度肯定光谷科技创新工作,称赞光谷在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独树一帜。

强化创新驱动顶层设计。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科技创新和新经济发展局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大胆先行先试。聚焦高新区未来战略发展,在全国高新区中首次出台《2035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纲要》。围绕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转化渠道不畅等痛点、难点问题,以及硬核科技企业支持不足,在全国率先出台“创新创业创造十条”“硬核科技十条”等系列“光谷十条”政策,在推进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从人才引进、研发投入、场景示范等方面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编制发布《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核心承载区总体发展规划》、《东湖科学城建设发展规划》,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科技创新制度体系。

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立足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科技创新和新经济发展局着力推动光谷、珞珈、东湖、九峰山、江城5家湖北实验室实体运行,推进建设2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3个设施项目列入国家发改委专项规划。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加快建设国家光电研究中心、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光谷成为国家创新平台布局最密集的区域之一。以平台促进资源引进,加速资源汇聚,推动建设武汉产业创新研究院、武汉量子院,打造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一批创新平台。

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科技创新和新经济发展局以打通产业创新链、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为目标,聚焦光通信、先进存储、新型显示、激光和北斗导航等重点领域,从政策、人才、资金、创新平台等方面全方位攻坚,攻克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率先发布全球首款128层QLC存储芯片、首个百万像素级双色双波段红外探测器、首件10万瓦光纤激光器,首台新型显示喷印装备等“光谷原创”重大技术成果。2021年区内高校院所、企业获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6项。以武汉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等国家级产业基地建设为依托,推动国家存储器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打造万亿世界级光电子信息集群。

加速科技型企业培育壮大。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科技创新和新经济发展局制定发布高企十条、瞪羚十条、股权激励专项资金等系列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政策,建设孵化器71家(国家级25家)、国家大学科技园5家、众创空间121家(国家级34家),孵化面积超过600万平方米,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达到3045家,形成了全国最具活力的创新创业氛围,光谷推进“双创”工作做法多次获得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高企总数突破4200家(约占全省三分之一,全市二分之一)。大力支持高成长科技企业发展,培育认定瞪羚企业502家,其中涌现出斗鱼、安翰光电等6家独角兽企业和锐科激光、明德生物等17家上市公司。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全局领导班子带领广大干部坚持党建引领,勇于争先、廉洁勤政,制定实施科技创新廉洁从政风险防控清单,推进“五好党支部建设”,让党旗高高飘扬在科技创新主战场。创新服务举措,开展惠企政策兑现 “零跑腿”全程网上办,推行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一次办结、A类高端人才互认新措施,全面优化提升创新创业环境,圆满完成“科技规划”“科创平台”“科技脱贫”“科技抗疫”等多项工作,连续5年政府目标考核“立功单位”。

、襄阳市科

襄阳市科技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积极成效。襄阳获得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城市等国牌,连续十一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科技创新先进市。2017年以来,襄阳市科技局连续五年获得市级文明单位、平安单位、党建先进单位、综合考评先进单位、精准扶贫先进工作队等荣誉。

一是着力实施产业创新工程,形成创新驱动独具特色的产业发展路径。充分发挥襄阳三线军工企业的聚集效应、汽车产业的带动效应和“七省通衢”的交通枢纽作用,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产业链技术创新工程,建立了“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个规划、一套政策、一只基金、一系列支撑载体”的“六个一”推进机制,形成以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框架。2021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207.4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874家、1196家,均位居全省第二。襄阳高新区在169个国家高新区中综合排名跃升至29位,跻身第一方阵,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创新型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

二是着力推进“招校引院”战略,探索走出一条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的创新发展之路。创新思想观念、合作方式和建管模式,坚持把招校引院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力先手,实现从产学研合作、到共建合作载体、再到校地合作办学的转变。坚持对接“产业链”布局“院所链”,聚焦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产业需求,建立了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北航襄阳航空研究院等重大协同创新平台。坚持对接人才培养改革方向,按照“交钥匙”工程模式建设、投资28亿元的武汉理工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襄阳示范区正式开园;投资47.34亿元的华中农业大学襄阳现代农业研究院加快建设,3-5年内在校学生规模将达到1万人。坚持对接科研资源融通升级,由武汉理工大学牵头,联合国内6家高校、19家企业共建湖北隆中实验室,聚集12名两院院士和长江学者,加快打造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车用新材料创新中心。

三是着力搭建科技资源共享大平台,打造绿色低碳创新服务新模式。推动部门职能由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的转变,以科技资源的组织整合和共享利用为切入口,在全省地市州率先建成综合性科技资源服务平台(汉江科联网),立足于打造在汉江流域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科技服务“一张网”,建立一整套智慧型、数字型、共享型、可发展的“一揽子”“一站式”科技资源集成化解决方案。自2018年以来,汉江科联网已建成基础支撑平台、科技管理平台和科技服务应用三大类平台20个子系统,免费开放3.3亿篇科技文献资料,共享1.4万台科研仪器设备,展示1.58万件科技成果,促进了一批技术成果的精准对接转化,建设经验得到省市领导充分肯定和批示推广。在全省率先打造“科经专员”队伍,建立“线上+线下+政策+服务机构”的四位一体服务体系,519名科经专员活跃在科研和生产一线。

四是着力开展“科技战疫”“科技扶贫”,扎实推动科技惠民取得新成效。积极开展科研抗疫攻关,征集临床使用中取得明显效果的中药方剂1700多个,组织实施市级新冠肺炎科技专项53个。积极对接中央支持湖北一揽子政策和科技部支持湖北若干举措,大力开展科技暖企纾困行动,推进惠企政策“无申请兑现”改革,仅2021年以来已落实市级科技奖励资金超过1.2亿元。扎实推进科技脱贫,选派900余名科技特派员服务农村,对口帮扶村新建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发展油用牡丹、光伏发电等村集体产业,实现了整村脱贫出列,帮扶村“传统‘铁扫帚’‘扫’出致富新门路”的经验做法被《学习强国》栏目报道。

、黄石市科

2010-2021年连续12年被湖北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科技创新综合考评优秀市;2018-2021年连续4年被湖北省政府评为全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优秀市;2021年黄石市科技局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第三届湖北改革奖;黄石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五部委开展的全国首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2017-2019年度进展评估中连续3年获得优秀等次;黄石案例《借梯登高 离岸科创园打造“科创飞地”新路径——黄石离岸科创园建设实践》入选科技部2021年科技体制改革案例库;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被纳入2021年湖北省科技创新“十大”创新工作品牌,并入选2021黄石市优化营商环境“十佳”案例;2021年黄石市科技局被授予“全国科技活动周表现优异单位”和“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湖北赛区)优秀组织单位”;2020年黄石市科技局被黄石市委、市政府予以集体嘉奖;2022年黄石市科技局被黄石市委、市政府授予集体三等功。

2017年以来,为支撑资源依赖型传统老工业基地——黄石市走出“矿竭城衰”困境,黄石市科技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思想,坚持以改革驱动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工作,以重塑创新布局、重筑创新平台、重建培育体系、重构产业体系、重造创新生态为抓手,有力驱动全市科技创新综合实力跃升至全省第一方阵,科技创新发展指数跻身全国百强,实现从资源型城市向创新型城市蝶变。

1.重塑多层次区域创新布局,实现创新格局从局域化向全域化转变。在全省率先开启创新活力之城建设,投资100亿元建设黄石科技城,规划建设光谷东科创岛,黄石大冶湖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黄石经开区跻身国家级经开区50强,大冶市、阳新县分别获批国家级、省级创新型县(市),黄石市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在全省率先融入光谷科创大走廊,与东湖高新区共建光电子信息产业园,投资7亿元在武汉建设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并谋划上海、深圳离岸科创中心,该项工作被纳入全省科技创新“十大”创新工作品牌, 该项案例入选科技部2021年科技体制改革案例库。

2.重筑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实现创新平台从“离散化”向“集成化”转变。布局建设基础研究平台,与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共建国家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实验室,与武汉大学共建湖北省先进电子元器件综合性技术创新平台。深入推进主导产业研究院“全覆盖”,引入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11家(省级2家)。深入推进规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建成市级以上平台467家,其中省级以上平台221家(国家级23家)。搭建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成国家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黄石)、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黄石分中心、国家特殊钢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湖北技术交易大市场(黄石)、中国高校联盟科技成果转化承接中心、中科院育成中心黄石分中心等平台。

3.重建多梯度企业培育体系,实现工业企业从“生产型”向“研发型”转变。构建了“科技型初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度培育链和“科创新物种”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现有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957家、高新技术企业478家,高企数量实现三年倍增。22家企业入选省“瞪羚”企业,3家入选省高企百强,17家入选省制造业企业百强。全市有50个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84个产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6个产品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第一。累计荣获国家级科技奖2项、省级科技奖72项,获奖总数位居全省前列。

4.重构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产业结构从“资源型”向“创新型”转变。以全国首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实施“百企技改”工程和“技改提能、制造焕新”行动,实现传统产业从“黑重粗”向“高精新”转变,连续三年获评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优秀等次,多次获得国务院通报表彰。PCB、新型显示、工业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加速聚集裂变,现已发展成为全国第三大PCB产业聚集区,并获批1个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2个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和10个省级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17年的13.24%增长到2021年的22.9%(全省第二),2022年一季度达到28.39%(全省第一)。

5.重造高效能创新创业生态,实现创新治理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先后成立了市创新促进委员会、市创新发展中心、市高新投公司等机构,统筹推进全市科技工作。优化创新服务,全市建有创新创业平台50家,其中国家级9家、省级32家,在孵企业超过1400家,形成全链条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完善创新政策,建有“1+N”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制订了“创新活力之城黄金十条”“服务产业专才支持计划”“高层次人才校企共享计划”等创新政策,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导基金、产业人才创业基金和科技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科技领域营商环境在全省市州排名靠前。

、湖北技术交易所

近年来,湖北技术交易所坚持以技术交易为核心,促进高标准技术市场建设,推动创新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深度融合,服务区域创新效能提升,取得了显著成效,国家技术交易机构排名长期位居前三,曾先后荣获湖北省“红旗党支部”、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优秀国家技术示范转移机构、金桥奖特等奖、湖北省科技厅优秀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1.坚持实践路径创新,服务高质量技术要素市场发展大局。2015年国家成果转化法修订后,湖北成果转化工作亟需破题。结合湖北科技资源丰富供需对接不畅、高校院所成果转化意识不浓等问题,湖北技术交易所承担起湖北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科惠网的建设运行任务,五年来,科惠网已成为中部最大的线上技术市场,汇聚科技成果、专家人才等资源超1500万条,“1+2+N”技术交易市场体系主干网络覆盖全省,布局“区域公共服务平台+高校院所资源分站+园区基层站点”触及“最后一公里“,线上线下充分融合;创造性地提出了“以需求促转化、以平台促共享、以中介促对接”的 “互联网+”技术市场服务解决方案,通过“政府搭台、机构配对、现场见面、批量处理”的形式,以需求为牵引的“科惠行动”扭转了湖北成果转化以成果推介为主的局面、以精品成果网络直播为主要形式的“联百校、转千果”开创了国内前所未有的成果关注热度;“鄂来拍”、“鄂来揭”、“鄂来投”等活动充分凸显了企业在成果转化中的主体地位,湖北技术交易市场、各类品牌活动服务模式被多次写入省委、省政府文件。近年来湖北技术市场成交额年均增长率超过20%,2021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稳居中部第一。

2.坚持服务模式创新,破除科技成果转化梗阻为创新主体赋能。为破解科技成果“定价难”,探索技术交易市场挂牌和拍卖机制,促进科技成果与更多产业、资本资源的对接,规避国有资产流失风险,近年来促成华中科技大学喷印薄膜基板的转移装置、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春大豆新品种等百余项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成交金额超2亿元;为破解科技企业“融资难”,联合金融机构推出“技术交易贷”“科技战疫贷”等科技金融产品,为武汉高德红外等科技企业融资超1亿元;为破解成果转化服务“断链”“短链”问题,联合优质服务机构提供集成化总包、专业化分包综合解决方案,如为卫汉装备提供技术需求对接+知识产权创造+无形资产评估+科技融资担保服务,促成企业与湖北大学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并获得融资担保3000万元;为破解成果评价“规范难”,主动承担湖北省成果评价改革试点任务,起草了湖北省科技成果分类评价系列标准,开发成果评价工具库,不断开拓应用场景,建设湖北省成果评价服务平台。

3.坚持人才培养创新,促进区域科技服务业协同发展。积极推进国家人才培养基地(中部中心)建设,打造了全国首个线上学习平台“湖北技术转移学院”,形成了导师库、学院库、课程库、实训项目库“四库一体“的学分制培训体系,共培训初中高级经纪人共1324人次,推动了我省技术转移研究系列职称设立、技术转移人才培养被纳入科技强省人才建设任务;推动鄂湘赣在科技服务资源数据共享与协同上达成战略合作,并争取到科技部支持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科技服务平台,目前平台已入驻技术转移、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科技金融等2000余家的科技服务从业人员,上线一年来已促成科技服务收入超1亿元。

、陈学书(宜昌市科局高新技术科科长)

男,汉族,1967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宜昌市科学技术局高新技术科科长。

该同志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他始终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科技创新事业,勤于履责,善于开拓,勇于担当,乐于奉献,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金融创新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得到上级部门、本单位和基层肯定,2015-2017年连获全省技术合同管理先进个人,2019年获记三等功1次,2022年2月被宜昌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宜昌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个人”。

勇挑重担,攻坚克难,完成指标全省领先。高新技术产业是省市高质量发展考核关键指标。他敢于直面困难,坚持把创新主体培育作为工作重心,积极组织开展“高企培育在一线”服务活动,他经常下基层、进企业抓培训、作辅导,引导帮助企业谋划科技项目、建设科技平台、加大科技投入、规范企业管理,指导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021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净增217家,总数达85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172家,两类企业数量均位居全省同类城市前列。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874.1亿元,3年增幅达85%,总量居全省前列,同比增长32.7%,增速处全省第一。

爱岗尽责,勤学善思,争创一流工作业绩。他认真学习国家和省关于科技计划改革相关文件,探索优化市级研发计划管理办法,积累了较丰富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经验。他求真务实,经常深入企业开展调研活动,积极组织产业链龙头企业完善研发平台体系,着力推进关键技术攻关。先后组织认定市级重点实验室43家,市级总数已达65家;获批省级重点实验室6家,全市省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超过10家,数量处省内同类城市第一。近三年,共组织实施市级科研计划项目164项,投入资金2490万元;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5项,资金3618.8万元;获批省级各类研发计划项目67项,资金达6170万元。

恪尽职守,踏实苦干,提升科技管理水平。在主持宜昌市科技成果和技术市场管理工作期间,他既要承担上级下达的任务,又要面对人员力量不足的压力,但他从不抱怨,总是充满激情,全身心投入。每到科技奖励申报、成果和合同认定关键时节,都要冲到一线做好跟踪服务。他经常加班加点,有时连节假日也不休息,马不停蹄地奔波在企业和高校院所之间。几年间,共获批省级技术转移和孵育公共服务平台2个、国家和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5家;共获批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省级科技奖励超过150项,宜昌获省级及以上科技奖数量连续多年处省内同类城市第一;先后发展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机构21个,全市年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100亿元。

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破解企业发展难题。他以服务企业创新发展为己任,大胆创新,努力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中的融资难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协调相关银行、保险和担保机构推出“财政科技创新贷”产品,配套出台系列支持政策,开启了政银担企合作新模式。近三年,通过“财政科技创新贷”产品,相关银行发放贷款额超过10亿元,惠及宜昌市120多家科技中小企业,为企业应对疫情冲击、持续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2019年,宜昌“财政科技创新贷”模式被湖北自贸区列为制度创新案例在全省复制推广。

心系群众,勇于担当,积极投身急难任务。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他第一时间下沉居住社区,参加卡口值守、物资配送、困难帮扶等事务,每天从清晨一直工作到深夜。常态化防控下,他主动参加高速路口“两码”查验、核酸检测执勤、疫苗注射调查,无论寒冬酷暑,都坚守岗位,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他积极参加精准扶贫,经常深入贫困户家中走访慰问,宣传落实政策,帮助制定脱贫计划,解决实际生活困难,由他对口帮扶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钟家湾村2户村民先后摘帽脱贫,步入小康生活。

、郑雪(武汉市科局发展规划处处长)

女,汉族,1983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在职研究生学历,现任武汉市科学技术局发展规划处处长。

郑雪同志先后获得武汉市优秀共产党员、武汉市科技管理先进个人、武汉市全民创业工作先进个人、湖北省科技活动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荣立三等功一次,2015、2016、2018年因工作突出获得嘉奖,2018年其家庭获评武汉市“最美家庭”称号。主要负责武汉市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科技资源配置等工作。

郑雪同志负责推进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各项任务落地统筹协调。该同志牵头编制《武汉市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参与编制《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规划(2021-2035年)》,由宏观到微观、由远景及近景,为武汉科技创新发展明晰愿景方向。推动蓝图落地实施,牵头起草《加快推进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武汉科技创新“十大行动”工作方案》《武汉市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明确科创中心建设主攻方向及实施路径。推进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的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配合编制《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发展战略规划(2021-2035年)》《东湖科学城建设发展规划》《促进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协调市直相关部门及各区共同推动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各项任务落实,为创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郑雪同志充分发挥财政科技资金在优化科技创新体系、提高区域科技能力、支撑高质量发展上的引导和撬动作用,优化武汉市科技计划体系,改革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构建完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创新链。疫情期间迅速启动新冠肺炎应急科技攻关,助力复工复产取得实效。组织武汉地区科研单位及企业实施3批共24个应急技术攻关项目,在疫苗研发、快速检测、临床救治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批新技术、新产品在临床医疗、社区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探索以“揭榜挂帅”方式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攻克制约武汉重点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力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我国科研人员手中。2021年以来,在“光芯屏端网”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领域组织实施“揭榜挂帅”项目9项,榜单总金额2.35亿元。以“定向委托”方式组织实施援疆项目,委托武汉市的科研单位针对新疆博乐市科技发展的技术难题开展攻关,切实解决制约当地产业发展的瓶颈。支持作物表型组学研究设施、高端生物医学成像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预研预制,以建促批,推动武汉地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列入国家专项规划。规范科研项目管理,起草并印发《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和科技研发资金管理办法》《武汉市科技计划体系优化调整方案》《武汉市知识创新专项实施方案》《武汉市重点研发计划实施方案》等文件,进一步规范科技计划项目的全流程管理。强化市区联动,通过各类政策引导高校院所、科技企业等创新主体加大研发投入,更加高效配置创新资源,最大限度提升创新能力。

郑雪同志着力深化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针对近年来科研人员集中反映的科学研究路径不确定性和经费管理具体化之间的矛盾,2020年以来,在科研项目中开展项目经费“包干制”和项目验收“备案制”改革试点,当年立项的市级应用基础前沿项目全部实行经费“包干制”,取消项目预算编制,下放项目验收管理权限,在汉49家高校院所、医疗机构参与试点。2021年,揭榜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全面创新改革事项“地方科学基金项目试行‘负面清单+包干制’”,进一步剪断束缚科研人员的“细绳子”。在实施科研经费“负面清单+包干制”的基础上,发挥科研组织单位最了解本单位科研人员和科研项目的优势,进一步将项目立项权下放到科研组织单位,由其自主确定立项项目,自主使用经费,做好项目管理,支持科研人员大胆闯、勇敢试,充分调动单位和人员积极性,营造良好科研生态环境。简化项目申报流程手续,优化需要提交的材料,完善线上申报平台,探索“免申即享”,让“信息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实现项目申报立项全流程网上办,使得武汉科技项目管理改革跑出新的“加速度”。

、秦开伟(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科局农村与社会发展科技科科长)

男,汉族,1988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湖北省恩施州科技局农村与社会发展科技科科长。

2016年,被建始县人民政府表彰为“2015年度优秀公务员”; 2017年,被州委、州政府表彰为“第四届硒博会表现突出个人”; 2018年,获得共青团恩施州委表彰的“恩施州五四青年奖章(提名奖)”; 2018年,被利川市脱贫攻坚指挥部表彰为“利川市脱贫攻坚榜样”;2019年,因2018年年度考核为优秀经恩施州人社局批准获嘉奖;2020年,被省科技厅表彰为2019年度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先进个人;2021年,被恩施州委直属机关工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该同志从事科技管理工作以来,始终以“金牌店小二”的标准,竭诚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服务,获得广泛赞誉,有口皆碑。该同志政治站位高,工作作风实,敢担当,善作为,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推动恩施州科技创新事业打开新局面,迈上新台阶。

1.敬业,无私,坚定信念奋力投身科技扶贫、抗疫。始终坚持学习党的最新理论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系列重要论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凡事以工作大局为重,牺牲小我,成就大我,近年来,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2017-2019年,他主动请愿,担任精准扶贫驻村第一书记,扎根边远贫困山村,通过积极主动争取,为帮扶村获得计划外道路硬化指标10公里,将该村电网“挤进”升级改造计划,使得全村基础设施全面升级,同时,积极联系科研院所,常态化安排科研人员到村开展技术服务,指导村民发展药材、蔬菜种植等产业,通过科技的力量,帮助该村顺利实现脱贫致富。在此期间,他2岁的孩子不小心被开水烫伤脸部,住院治疗1个多月,而他只去医院看望过1次,父亲务工时不小心摔伤腿,在武汉住院治疗,他依然坚守岗位,未去探望,虽然满含愧疚,但却义无反顾。新冠疫情刚爆发时,他主动放弃休假,请缨抗疫,在单位吃住长达2个多月,有力保证了机关院内住户的安全,并积极组织医疗机构开展防疫研究,在州级科技计划项目中安排新冠肺炎防治研究专项,取得较好成效。他用实际行动,展现了矢志不渝为党的事业奋力拼搏的决心,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2.担当,善为,推动革命老区科技创新逆势破局。“越是欠发达地区,越要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恩施州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边远山区,科技创新基础薄弱,但他敢于迎难而上,主动谋寻破局之路。一是推动创新主体培育打开新局面。面对恩施州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规模小的问题,他主动谋划,推动开展科技型企业培育“攻坚行动”,获得州人民政府肯定和支持,专门发文实施。对外,加大科技招商力度,大量引进科技型龙头企业落户恩施,对内组织相关部门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培育,上门送政策,送服务,引导企业增强创新意识,加强知识产权储备。今年,恩施州高新技术企业拟申报数达到242家,已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数达到341家,分别增长348%、129%,增速位居湖北省各市州前列,打了一场“翻身仗”。二是推动重点创新指标跨越式增长。针对恩施州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等重点科技创新指标长期落后的问题,他想方设法扭转局面,积极争取州人民政府出台科技创新奖补政策,极大增强了高校院所和企业创新动力,同时,主动与发改、经信等部门密切协作,帮助科技型企业纾困解难,为创新保驾护航。2022年,恩施州纳入高新技术产业统计企业数同比增长62%,组织填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数同比增长256%,指导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同比增长198.4%。

3.敢想,实干,锐意改革激活区域科技创新活力。坚持用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武装头脑,用新思路、新举措、新机制破解难题。他大力推动恩施州科技项目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修订项目管理办法,精简流程,为科研人员减负,赋予科研人员更大技术路线决策权,有效激发了创新活力。同时,积极改革科技项目组织形式,推动实施了恩施州首次“揭榜制”科技项目,借助全国高校院所创新资源,助力恩施州攻克产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难题。积极推动在州级科技计划项目中,增设青年人才专项,帮助恩施州吸引和留住青年科技人才。完成本职工作之余,他还主动承担了大量工作,牵头起草了《恩施州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等重要文稿,在恩施高新区创建国家高新区、湖北省硒重点实验室建设等重要工作中,该同志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保障了工作的顺利推进。